2018年7月12日上午,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孫陸逸教授應邀訪問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并在皮革系主任林煒教授的主持下作了題為“Multifunctional Biomimetic Nanocoatings: from an Intact Thin Film to Microcracks to Wrinkl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perty Tuning”的學術報告。這也是自今年5月開講的“生物質科學與工程論壇”系列報告之一。學院的陳意副教授、金垚副教授、王亞楠副教授、王春華博士等青年教授和博士后,以及碩博士研究生認真聆聽了此次報告并進行了熱烈的學術討論。
報告中,孫陸逸教授生動有趣的介紹了多功能仿生納米涂層的設計思路、合成方法及其性能與應用。如受章魚等海洋生物能通過控制肌肉結構的變化來快速、可逆地改變皮膚的顏色和圖案的啟發,孫陸逸教授團隊利用變形控制表面工程方法,將剛性納米涂層貼附于柔性基底表面,設計開發了一系列高靈敏、可逆的力致變色(mechanochromisms)材料。受人類皮膚雙層結構及其特性的啟發,孫陸逸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褶皺表面的濕度響應性材料,進一步研究了它們的濕度響應褶皺動力學,并根據其獨特的濕度響應動力學特性發明了一系列濕度觸發的光學器件。相關成果有望用于防偽、加密、水傳感器、防眩膜等領域。此次報告中的部分成果已發表于 Advanced Materials 和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國際知名期刊中。
報告后,我院院長何有節教授為孫陸逸教授頒發相應證書。

圖1:孫陸逸教授做報告

圖2:老師和學生認真傾聽報告

圖3:青年學者與孫陸逸老師進行學術交流
圖
圖4:院長何有節教授為孫陸逸老師頒發證書
孫陸逸教授簡介:
孫陸逸教授,2004年畢業于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現為康涅狄格大學化工和生物分子工程系Castleman講席教授,聚合物專業負責人,美國塑料工程師協會(SPE)會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會士。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工程、綠色材料、環境科學、能源科學等。目前已在Chem. Soc. Rev.、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Sci. Adv.、 Nat. Commun.、 Angew. Chemie. Int. Edit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作為發明人或共同發明人申請國際或美國專利共40余件(多項專利已被授權或商業化)。孫陸逸教授團隊的科學成果已被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New Scientist、Smithsonian Magazine、Yahoo和MSN等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