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生物質與皮革工程系組織的輕化工程專業2015級本科生皮革生產實習濕加工工段于2017年12月26日在望江校區皮革樓工藝試驗室順利完成。濕加工工段歷時兩周,包括脫毛浸灰,浸酸鞣制,復鞣填充,染色加脂等關鍵工序,實習由程海明、周建飛、陳敏、曾運航四位老師及助教張金偉博士指導進行,另有張長春和稅科林老師為生產設備和化工材料提供保障。
本實習課程是生物質與皮革工程系為輕化工程制革方向學生設立的,使學生在完成專業基礎課和大部分專業課后,對制革生產有一個初步的、較為全面的認識,為今后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各位老師的指導下,實習有序進行,同學們熱情高漲,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知,親身體驗了制革工業“化腐朽為神奇”的魅力。

輕紡與食品學院分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彭必雨教授視察實習情況并與指導老師和同學交流,程海明老師向彭院長介紹實習進展。

片皮操作,主要由老師和助教進行操作,同學們進行觀摩學習。

經過鞣制的藍濕革,同學們正在進行搭馬操作。
濕加工工段結束后得到的坯革,是老師和同學們兩周工作的成果。
本實習課程從理論到實踐,為同學們提供了一次加強對制革生產感性認識的寶貴機會。同學們從中獲益良多,通過眼看手摸,對“看皮做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認識了理論學習和實際生產之間的差異。
來源:制革工藝技術協會
作者:石宇
2018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