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激發我院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助力我院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展示我院創新創業教育成果,促進我院學生全面發展,根據《教育部關于舉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教高函〔2019〕8號)、學校教務處《關于舉辦第五屆四川大學“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要求,學院決定舉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院內選拔賽,現將有關事項及安排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敢為人先放飛青春夢 勇立潮頭建功新時代
二、 大賽目的與任務
1、以賽促學,培養創新創業生力軍
2、以賽促教,探索素質教育新途徑
3、以賽促創,搭建成果轉化新平臺
三、大賽總體安排
第五屆大賽將力爭做到“五個更”。一是更全面,做強高教版塊、做優職教版塊、做大國際版塊、探索萌芽版塊,探索形成各學段有機銜接的創新創業教育鏈條,實現區域、學校、學生類型全覆蓋。二是更國際,拓展國際賽道,深化國際交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創新創業浪潮。三是更中國,以大賽為載體,推出創新創業教育的中國經驗、中國模式,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四是更教育,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體育、美育、勞動 教育緊密結合,構建德智體美勞“五育平臺”,上好一堂最大的創新創業課;深入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上好一堂最大的國情思政課。五是更創新,廣泛開展大學生和中學生創新活動,助推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服務國家創新發展。
第五屆大賽將舉辦“1+6”系列活動。“1”是主體賽事,包括高教主賽道、“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職教賽道、國際賽道和萌芽版塊(詳見附件 1)。“6”是 6 項同期活動,包括“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大學生創客秀(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大賽優秀項目對接巡展、對話 2049 未來科技系列活動、浙商文化體驗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業教育國際會議。
四、參賽項目類型
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工業、農業、工程、消費生活、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等深度融合。參賽項目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1、“互聯網+”現代農業,包括農林牧漁等;
2、“互聯網+”制造業,包括智能硬件、先進制造、工業自動化、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軍工等;
3、“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工具軟件、社交網絡、媒體門戶、企業服務等;
4、“互聯網+”文化創意服務,包括廣播影視、設計服務、文化藝術、旅游休閑、藝術品交易、廣告會展、動漫娛樂、體育競技等;
5、“互聯網+”社會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消費生活、金融、財經法務、房產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訓、醫療健康、交通、人力資源服務等;
參賽項目不只限于“互聯網+”項目,鼓勵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參賽,根據行業背景選擇相應類型。以上各類項目可自主選擇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
五、參賽項目要求
1、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2、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產權的,報名時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專利證書等;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的創業項目,報名時需提交營業執照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復印件、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財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已獲投資(或收入)1000 萬元以上的參賽項目,請在全國總決賽時提供相應佐證材料。
3、大賽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 3 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
4、參賽項目根據各賽道相應的要求,只能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賽道參賽。已獲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可報名參加第五屆大賽。
5、各省(區、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各有關學校負責審核參賽對象資格。
六、參賽組別和對象
根據參賽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已獲投資情況和項目特點,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師生共創組。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一)創意組。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 2019 年 5 月 31 日(以下時間均包含當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2、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參賽項目不能參加創意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 所有人中有參賽申報人的除外)。
(二)初創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不超過1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初創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 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代表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初創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可以參加初創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三)成長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3年以上(2016年3月1日前注冊);或工商登記注冊未滿 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冊),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2輪次以上(含2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代表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成長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可以參加成長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 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四)師生共創組。參賽項目中高校教師持股比例大于學生持股比例的只能參加師生共創組,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項目必須注冊成立公司,且公司注冊年限不超過5年(2014年3月1日后注冊),師生均可為公司法人代表。企業法人代表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參賽申報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3、參賽項目中的教師須為高校在編教師(2019年3月1日前正式入職)。參賽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師生股權合并計算不低于51%,且學生參賽成員合計股份不低于10%。
七、賽程安排
1、大賽采用院級選拔賽、校級初賽、省級復賽、全國總決賽四級賽制。
2、網上報名。參賽團隊通過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cy.ncss.cn)或微信公眾號(名稱為“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或“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任一方式進行報名。網上報名時間為2019年4月5日—2019年5月15日。未在大賽官網報名的參賽團隊將無法獲得各級參賽資格。
3、提交作品。網上報名成功后,參賽團隊進行作品創意創作,按照競賽要求填寫并遞交競賽材料。參賽團隊須于5月15日下午17:00前將紙質版(報名表及商業計劃書)遞交至江安校區14舍輕紡與食品學院院領導辦公點或望江校區紡工附樓204辦公室;電子版(PDF、Word)(包含:報名表(附件3),商業計劃書(附件4),匯總表(附件5))打包后命名為“申報人名稱+項目名稱”發至郵箱:scuqfcj@163.com。院賽、校賽、省賽、國賽參賽項目名稱、團隊成員、指導教師姓名及排序等信息,均以學院報送版本為準,一經報名,不能更改。
4、院內評審及參加校賽:通過院內初步評審,確定獲獎名單;組織和指導參賽團隊后續比賽。
八、競賽獎勵
1、本次院內選拔賽將選拔優秀作品擇優獎勵,并給予相應經費支持,獎勵經費報賬需符合財務相關要求進行。獲獎團隊均頒發獲獎證書,并根據學校相關規定進行創新創業學分認定;
2、校賽、省賽及全國總決賽獲獎團隊將根據學校相關獎勵管理辦法獲得表彰和獎勵;
3、參賽獲獎情況將作為獎學金、免試研究生推薦等工作的考察內容。
九、競賽相關聯系方式
1、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1)教學科研科:王氚,電話028-85405840
(2)學院團委:李曉秀,電話:028-85990531
(3)學院學生學術科技協會: 劉浩,電話:13072860769
2、大賽交流渠道:
四川大學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信息發布微信公眾號:四川大學創新創業;
四川大學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官方QQ群號:905172271(學生群),228558107(教師群);
輕紡與食品學院大賽交流QQ群號:1016884894。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
2018年4月